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對鰻魚飯的愛如潮水,來了解一下鰻魚浪跡江湖海洋的生命傳奇吧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農歷新年顯得有些冷清,但這并沒有影響長江口漁民的工作熱情。漆黑的夜晚,漁民們耐心地守候在河口。他們所等待的,是即將跟隨大潮來臨的遠方客人——鰻鱺苗。

體重僅在0.1-0.2克纖弱如絲的鰻魚苗 來源:flickr


春水初升。成群通體透明、纖弱如絲的鰻魚幼體從中國大陸以東2600公里的以已知大洋最深處而聞名于世的馬里亞納海溝附近的海域,一路乘著浪潮向西洄游,找尋它們父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當它們到達河口附近時,守候多時的漁民們使用孔目細密如蚊帳的定置網或抄網等網具將它們捕獲上岸,而后送入育苗場,成為人工養殖鰻魚的苗種。等到秋末冬初之時,它們將出現在千千萬萬的餐桌上,成為網紅鰻魚飯中的主料。

這就是養殖鰻魚的故事。

鰻魚飯 來源:flickr

鮮嫩多汁的鰻魚,是日本人夏日必備的食材,近些年也受到眾多中國吃貨的追捧。鰻魚十分美味,然而鰻魚的現狀十分危急。早在201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已將日本鰻鱺(全球消費量最大的鰻魚)列為瀕危(EN)物種。這似乎與我們對其“隨處可見”的印象大相徑庭。

鰻魚怎么了?我們以后還能愉快地吃鰻魚飯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浪跡江湖海洋的生命傳奇

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屬鰻鱺目、鰻鱺科、鰻鱺屬,俗稱日本鰻、河鰻,是全球消費量最大的鰻魚。日本鰻鱺成體體長40-90厘米,最大記錄為150厘米,體重不超過1.9千克。

日本鰻鱺多數時間都棲息于河川、湖泊、池沼,甚至稻田等淡水環境中。它們白天躲在水下的石隙或者土洞里,夜間出來捕食小型魚、蝦、蟹、蚯蚓、水生昆蟲。它們不是挑剔的食客,遇到一些大型動物尸體也會大塊朵頤。

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 手繪圖:李玉強QMCS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日本鰻鱺都被認為是淡水魚類。直到上個世紀,它們神秘的生活史才被人類充分探知。原來日本鰻鱺的一生,要經歷數個發育階段。

日本鰻鱺生活史 手繪圖:李玉強QMCS


成熟的日本鰻鱺要從淡水環境洄游到數千公里之外的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海山附近交配產卵,而后就死在它們的出生地;新生的幼鰻乘著海流北上,在中國、日本、中國臺灣、朝鮮半島等東亞地區的江河湖沼里生長5~15年之后,再回歸出生地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后死去。日本鰻鱺的這種在海水繁殖、淡水生長的洄游習性屬于降海洄游,與之恰好相反的是溯河洄游魚類,代表是鮭魚。



日本鰻鱺苗洄游路徑 (參考全日本持続的養鰻機構)

這也是為何人們能準確地找到鰻魚苗的必經之處,將這些原本打算回歸父母生活過的地方的鰻魚苗捕撈上岸。這些鰻魚當然也就永遠無法回到它們的故鄉,繁殖下一代。

如果潮來你還不來

不幸的是,世界范圍內鰻鱺屬的資源都在減少,本該隨著黑潮暖流(又稱日本暖流)歸來的日本鰻鱺,也越來越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究其原因,野生鰻鱺的數量本身就在人類的大肆捕撈過程中不斷減少,再加上暴利驅使的市場需求刺激了對鰻鱺苗種的過量攫取,使日本鰻鱺的種群規模不斷縮小。而各類水利工程和填墾項目導致鰻鱺洄游必經的河口棲息地的破壞更加速了這一趨勢。

2009年,養鰻業作為日本鰻“備胎”的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被列入CITES公約禁止國際貿易,后于2013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極度瀕危(CR)物種;201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日本鰻和它的二號備胎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同列為瀕危(EN)物種,和朱鹮、藍鰭金槍魚、曾經的大熊貓(2016年降為易危)處于一個等級。曾經在亞、歐、北美三大洲只能隔洋相望的鰻鱺屬三大望族,如今竟然在IUCN瀕危物種名錄團聚。這一刻,明鑒君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約的執行效果產生了懷疑。

分棲于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鰻鱺家族的三兄弟在IUCN瀕危物種名錄團聚


養殖的每一尾鰻魚都來自大洋深處


也許你會說,野生的鰻魚沒了,吃養殖的唄!

而現實是,養殖用的每一條鰻苗都是孵化于大洋深處的野生個體(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都誕生于大西洋)。野生的鰻魚資源保護不利,鰻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科學家認為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最有可能都在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Sargasso Sea生兒育女,但是這兩種鰻鱺的神秘洄游路線仍未完全揭曉。

20世紀80年代后,伴隨著養鰻業迅速發展,針對鰻鱺人工繁育課題,中外學者開始廣泛開展相關研究。而日本更是早在上世紀50年代年便開始了日本鰻鱺的人工孵化研究,但由于對日本鰻鱺生活史、生態習性等多方面認知的缺乏,直到2002年才有第一批人工育成的鰻苗問世。到2010年,人工育成的鰻苗成熟后產下的卵最終實現人工孵化,這為實現日本鰻鱺全人工養殖帶來了希望。但當年人工育苗成活率僅為1%-4%,成本高達100萬日元(合人民幣6-7萬元)一尾(目前成本降至5400日元一尾),尚無法用于商業化水產養殖。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同樣沒有實現商業化人工繁殖。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名義上吃的是養殖鰻魚,實際上是“有養無殖”。事實上,鰻魚是我國規模化養殖的魚類中,唯一完全依賴捕撈野生魚苗的種類。

日本鰻鱺實現全人工養殖的過程(來源:全日本持続的養鰻機構)


盡管如此,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鰻鱺捕撈養殖產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我國今年鰻苗捕撈在2月中旬進入白熱化,單日鰻苗捕獲量一度高達500kg,其中大多數的鰻苗正屬于瀕危的日本鰻鱺。按照每尾鰻苗體重0.1-0.2 g來計算,我國漁民每年可以合法捕撈的鰻苗數量在1-2億尾之間。日本鰻鱺很可能是全世界瀕危物種里面仍然可以做為野生資源被“合理利用”的數量最大的物種。


目前全球70%以上的養殖鰻魚來自中國,通常一半以上出口到日本,還有相當的數量以烤鰻等形式輸送到韓國和北美、歐洲等地。近年來,隨著日料的流行和國內餐飲行業的不斷推廣,我國消費的鰻鱺數量也越來越可觀。2017年我國鰻魚產量在26萬噸左右,出口總量為4萬余噸,而我國鰻魚表觀消費量已經接近22萬噸。

針對鰻鱺一族的瀕危現狀,許多國家正在做出努力。如我國,日本鰻鱺屬于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對此進行了規定,因養殖或其他特殊需要進行捕撈的,必須經相關漁業主管部門批準,領取專項許可證件,在指定區域和時間內,按照批準限額捕撈。然而,目前鰻苗捕撈法定限額的制定還缺乏科學和謹慎。而未經許可,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等對日本鰻苗進行捕撈,以及非法收購鰻苗的案件在我國仍然時有發生,遠隔重洋的美洲和歐洲鰻苗的非法捕撈和走私案件也往往與我國有關,對水生資源的保護造成嚴重威脅。

非法捕撈和走私對鰻魚的資源造成嚴重威脅



日本鰻鱺的最終命運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鰻魚飯的價格仍將持續上漲,鰻鱺的保育也將如同它們入江湖下遠洋的謎之航線一樣,是一條漫漫而修遠的長路。



參考文獻

[1]張森, 謝仰杰, 黃良敏. 日本鰻鱺人工繁殖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J]. 水產科學, 2011, 30(6):362-368.

[2]包特力根白乙. 中國鰻鱺養殖產業發展及市場展望[J]. 安徽農業科學, 2016(11).

[3]劉兆均, 吳成業, 連家雄. 鰻魚配合飼料[J]. 飼料工業, 1992(2).

[4]日本水產廳.ウナギをめぐる狀況と対策について.2020.

[5]全日本持続的養鰻機構.「ニホンウナギ」を未來へ 持続的資源管理にむけて.

[6]田中秀樹.ウナギ完全養殖へ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