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損害了甲魚的肝臟,使其物質代謝功能受損,并破壞其免疫系統,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藥物難以發揮作用。
2013年以來,筆者在珠海、化州、南寧等地應邀診治了多例“甲魚肝膽綜合癥”病例,現將該病的特征及防治情況綜述如下。
一、發病原因
經深入甲魚養殖場實地考察及詢問養殖戶發現,甲魚肝膽綜合癥主要是由于長期投喂和過量投喂含蛋白質高的飼料引起,但也與養殖水體重金屬離子、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超標和長期不當用藥等有關。
二、流行特點
本病常發生于1年以上的甲魚,尤以6-8月份的高溫多濕季節易發。該病常零星發病、死亡,但若繼發細菌和病毒感染,則會造成大量死亡。發病后養殖戶單用抗生素和水產用的保肝利膽等中藥制劑治療,但效果都不理想,發病甲魚多數在10-12天內死亡。
三、臨床癥狀
病輕時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的加重,發病甲魚食欲減少,眼睛混濁,行動遲鈍,常浮于水面或爬上岸邊不動;頸部、四肢及身體浮腫,腹甲色暗,有紫灰色斑紋;最后停食、衰竭死亡。
四、病理變化
解剖見肝膽腫大,肝臟呈土黃色,且易破碎;多數肌肉水腫,且腹腔內有多量污濁、惡臭的液體;多數體況較肥,體內脂肪較多,且呈淡黃色。
五、臨床診斷
根據發病甲魚上述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解剖變化及發病后治療效果差等情況,筆者將其初步診斷為“甲魚肝膽綜合癥” 。
六、預防措施
1、平時喂養所用的飼料營養要均衡。在高溫多濕的6-8月份,甲魚要減喂含蛋白質高的配合飼料,可增喂一些南瓜、蘿卜、通菜、墨菜等青料,這是預防甲魚肝膽綜合癥和白底板病的重要措施。
2、平時最好添喂一些保肝利膽和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制劑,如龍膽瀉膽散、清解合劑、虎黃溶液等;如能再添喂一些甘露寡糖及益生菌類飼料添加劑則更好,這樣不僅能增強甲魚的抗病力,而且能發揮益生菌的“占位性和抑制性免疫保護作用”。
3、養殖池塘平時如能每隔10-12天按每畝每米水深用硫代硫酸鈉1-2公斤或腐植酸鈉3-4公斤,加水溶解潑灑進行凈水解毒,以及潑灑一些微生態制劑進行凈水、穩定水質和抑制致病菌生長,對防病促長有重要意義。
七、治療措施
1、對病重的甲魚治療無意義,應及早處理為宜。因為病重的甲魚其肝臟已嚴重破壞,投喂的藥物難以吸收利用,而且已壞死的肝臟也難以修復,因此,平時做好預防工作最為重要。
2、對病情較輕的甲魚,我們采用如下綜合治療方法,收到了較好效果:
(1)對個別水體比較污濁的池塘,適當換水后按每畝每米水深用硫代硫酸鈉3-4公斤,加水溶解全塘潑灑,目的是凈水、解毒和抗應激。
(2)減喂含蛋白質高的配合飼料,投喂一些果蔬類食物,以減輕肝臟的負擔,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由上可知,對“肝膽綜合癥”的治療,單用抗生素效果不好是因為不對癥;但有的養殖戶也使用了水產專用的保肝利膽中藥效果也不理想,對此,筆者分析認為是該病損害了甲魚的肝臟,使其物質代謝功能受損,并破壞其免疫系統,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藥物難以發揮作用。因此,筆者在治療過程中除使用肝胃寶等保肝利膽中藥制劑外,還配用了免疫增強劑和益生菌等飼料添加劑。免疫增強劑可增強甲魚的抗病力,有利于藥效的發揮,而益生菌則有非特異性免疫調節作用,并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促進發病甲魚食欲恢復,故上述聯合治療方案收到了較好治療效果。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