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長漾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泉說,這項低碳高效養殖技術由美國奧本大學設計,通過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引進,去年4月首次在長漾試點,是全國第一家。在32畝養殖區內,從長漾蕩引入原水到中間三個長22米,寬分別為5米、5米和3米的水泥池,里面分別放養三種規格的草魚,每個水泥池的一側與養殖區相通,相連處各安裝一臺“增氧推水”裝置,通過風機鼓風推動水流、增氧。“那些草魚住的‘屋子’就是高密度養殖池,通過增氧、加速水流,就像裝了個‘跑步機’,讓喜歡頂水的草魚擠在一起,幾乎24小時不停有氧運動”。
長漾生態科技公司的水產工程師陳文華說,“測算下來,一個立方里有130公斤商品魚”,養殖密度高,所產生的廢棄物、肥水也多,所以這個養殖技術另一特點就是循環流水生態處理系統。
急速的水流把魚糞、殘存的飼料等推向池子另一側的集污區,經沉淀,吸污泵將底部約60%的廢棄物回收到岸邊的集污塔。廢棄物沉淀進行脫水處理,固體物變成有機肥,脫出來的肥水再流進旁邊的花白鰱養殖塘物理處理。集污區里剩余肥水與浮游生物一起順著水流排入花白鰱養殖塘,成為這些“清道夫”的食物,從而真正實現高密度養殖污水的零排放。
普通草魚身泛淡淡金黃色,這里水泥池中的商品草魚“膚色”呈青黑色,而且體型勻稱流線好。陳文華說,“長漾蕩是三類水,也是吳江第三大湖泊,水好。這些草魚吃的是植物飼料,又有足夠的運動量,魚的肉質口感蠻好的”。
“3個水泥池總面積286平方米,約占32畝魚塘的1%,住著8萬斤草魚。剩下的99%水面全部用于養花白鰱等進行循環、凈化。”陳文華說,去年畝產草魚3000斤,總產量達10萬斤,每斤7元,利潤近30%,而且,成活率達90%以上,比散養高了20%; 但用藥量僅為傳統養殖的1/286。今年的目標是畝產量5000斤,比傳統散養增長1.5倍。
王榮泉說,利用這項新技術,成魚上市時間從4年縮短到3年,同時,還增加了養魚的休閑觀賞性。今年,省海洋漁業局明確,要在省內各地級市建立推廣模式。未來,借助物聯網技術,將真正實現現代漁民坐在辦公室遠程養魚。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