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育苗附著器基質的處理與改革:目前各育苗單位普遍采用棕繩作為附苗器。雖然棕繩是一種質地粉、堅韌的植物纖維,具有能長期浸泡在海水中而不腐爛的特點,但是棕繩纖維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質丹寧酸。這種丹寧酸如果在棕繩加工中不徹底處理干凈,就會污染育苗水質,而且對海帶幼苗產生慢性的毒害作用。因此,必須重視海帶附苗器的基質處理。處理方法是:首先在制作棕繩的每道工序中都需將材料在高溫中蒸煮數次,盡量使丹寧酸雜質除去。其次,加工成附苗器后,還需進行多次浸泡、洗刷。第三,在采苗前10天,需將附苗器排放在苗池里,用清潔的過濾海水浸泡,每天換水一次,使浸泡的海水pH值達到7.8以上,接近中性,這樣附苗器才算合格,方可使用。另外,可用維尼龍纖維繩代替棕繩作海帶附苗器,實踐證明使用維尼龍繩作附苗器,海帶苗附著牢固、生長好、病害少。
(2)掌握好種海帶室內渡復中孢子囊群的成熟度,做到適時采苗:種海帶室內渡夏,必須掌握好孢子囊的形成和及時脫皮成熟。如控制種海帶各階段生長的光照,調節好適宜的溫度和相應的洗刷等技術措施。使孢子囊群成熟脫皮率達到85~90%時就進行采苗,這時成熟的種海帶游孢子一般放散量大,孢子活力強,而且集中,會提高附苗率。
(3)控制采苗密度,培育好壯苗:適當地控制采苗密度,孢子水放崐散量在150倍的鏡頭下,每個視野平均掌握在10~12個游孢子。后期幼苗出庫時,每厘米附苗量均在35~45株左右為宜。
(4)合理掌握光照強度,促進幼苗健康成長:由于海帶從孢子萌發,經過胚胎發育,進入配子體的生長,到雌雄配子體受精,轉化形成合子,到幼孢子生長發育等幾個階段,所需要的光照強度并不一致。因此,培育期中,一般從胚孢到配子體生長階段,光照要求低些;隨著配子體轉化成幼孢子體,到生長發育階段,光照要逐漸增強,才能適應它的需要。因此,合理地控制好光照強度,對育苗生產極為重要。具體做法是:育苗初期(從胚孢到配子體)光照控制在800~1000勒克斯內;育苗中期(幼孢子體到個體在400微米)光照逐漸提高到1500~2000勒克斯;育苗后期,可增強到3000勒克斯。總之,每調光一次,幅度不超過200勒克斯。
(5)搞好育苗水質,加強監測,嚴防赤潮的滲入:海帶人工育苗是屬于密集型封閉式的工廠化生產。因此,對育苗海水要求很嚴,不含有害雜質,且海水需徹底沉淀和過濾,水質的各種理化指標符合標準后方可使用。因此在育苗期間加強水質監測十分重要。具體措施是:配備專人日夜輪班監視海水海水水色,每天抽樣進行水質分析,發現海區水色有異常,應停止抽水;增建沉淀池和過濾池等設備。沉淀時間需達16小時以上才可使用;加強海水的雙重過濾,即先經普通過濾,再轉到壓力缸的反沖過濾。
(6)做好日常管理工作:①每天更換培育水,育苗前期換水量占總體積的1/3,中、后期為1/2,加大流量有利于幼苗生長。②每天加強機械攪拌。③定期對海帶附苗器洗刷。
(7)調節育苗水溫:整個培育周期,水溫調節在6~9℃范圍內較為適宜。育苗前期水溫控制在8~9℃,中期為7~8℃,育苗后期,水溫下降到6~6.5℃。低溫也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