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歐洲鰻養殖十五種常見病害的防治技術

一、歐洲鰻養殖中主要疾病

1.細菌性疾病紅頭病、愛德華氏病、脫黏病、赤鰭病、赤點病、爛尾病、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等。

2.真菌性疾病水霉病、鰓霉病等。

3.寄生蟲疾病擬指環蟲病、三代蟲病、微孢子蟲病、黏孢子蟲病、車輪蟲病、小瓜子蟲病、鰻居線蟲病等。

4.原因未明病歐鰻狂游癥。

以上疾病中,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疾病發病機率最高,往往引起較大損失,迄今為止歐洲鰻養殖危害最大的是歐鰻狂游癥,由于病因至今未完全確定,因而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二、歐洲鰻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

1.紅頭病

[病原]魯氏不動桿菌。

〔流行情況〕水溫2528℃時,流行季節為48月,主要發生于黑仔鰻期及水質偏酸(PH65),養殖密度較高。水質較差的養殖池中。本病傳染迅速,12天內整池感染50%以上,引起死亡率可達90%以上。

[癥狀〕病鰻頭部上、下顎充血水腫,鰓絲充血,黏連呈薄片,嚴重時除尾鰭外各鰭充血發紅。肝臟腫大具出血點,腸道發炎充血,無食物。

〔防治方法〕平時預防,保持池水pH687對左右,放養密度合理。治療時,降低放養密度;每天用生石灰20毫克/升全池潑灑,1小時后呋喃唑酮5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天;然后用魚血寧35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天。

2.愛德華氏病

[病原]遲鈍愛德華氏菌。

[流行情況〕全年均可發生,但夏秋高溫季節及春季白仔苗培育期尤為流行,引起白仔死亡率高,幼成鰻死亡率較低。

〔癥狀〕肝、腎臟腫大,肝臟首先具點狀出血,爾后具斑點狀潰瘍病灶,嚴重時,呈蜂窩狀糜爛,腹腔股潰爛,引起由內向外的穿孔;腎臟淤血,潰爛。有時伴有臀鰭充血肛門周圍皮膚充血及腸炎癥狀。

[防治方法]

1)預防方法投喂絲蚯蚓時要嚴格消毒;高溫期投餌適中,保證餌料新鮮優質。

2)治療方法含氯消毒劑連續消毒23天,再用152毫克/升氟哌酸全池潑灑,連用23天,同時內服喹諾酮類藥物,連續1015天。

3.脫黏病

〔病原]非O1群霍亂弧菌及副溶血弧菌。

[流行情況〕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溫季節或選別35天后的鰻魚,傳染速度快,引起死亡率高。

[癥狀〕體表黏液呈斑塊狀脫落,病灶呈圓形或橢圓形,黏液脫落處體色變,鰻體表呈花班狀,常伴有爛鰓癥狀,隨病情發展,病灶處潰瘍。

〔防治方法〕

1)預防方法夏季高溫減少篩選次數,篩選時小心操作,避免弄傷魚體。

2)治療方法魚血寧35毫克/升十法拉乃司58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3天,3天后使用氟哌酸2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2天,同時內服抗菌素710天。

4.赤鰭病

〔病原〕嗜水氣單胞菌。

〔流行情況]周年發生,僅冬季發病率偏低;引起死亡率較低。

〔癥狀]病鰻食欲下降,嚴重時絕食,胸鰭先充血發紅,肛門紅腫,腹部皮膚充血并具點狀出血。嚴重時伴有腸炎及腹水。

[防治方法〕平時預防保持水質良好,定期投喂抗菌藥。治療時,全池潑灑含氯消毒劑,連用23天,同時內服喹諾酮類藥物57天。

5.爛尾病

〔病原]柱狀纖維黏細菌和溫和氣單胞菌。

[流行情況〕春、夏季及白仔期為流行高峰,白仔期最多致大量死亡;成鰻死亡率較低。

[癥狀]尾部黏液脫落、色發白,進而皮膚潰瘍出血發炎,隨病情發展,肌肉組織潰瘍脫落,脊椎骨外露,易折斷。

[防治方法]

1)預防方法小心操作,防止魚體受傷,篩選后,鰻魚應及時消毒。

2)治療方法0.7%食鹽浸浴23天,呋喃唑酮35毫克/升十福爾馬林3050毫克/升十魚血寧35毫克/升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內服抗菌藥710天。

6.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柱狀纖維黏細菌。

〔流行情況〕周年發生,春夏及夏秋交替季節為流行高峰。

〔癥狀〕胸鰭及鰓孔周緣充血,鰓黏液分泌增加,鰓絲充血,黏臟,輕壓鰓部,從鰓孔流出黏臟血色黏液,起初鰓絲頂端潰爛,色發黃,進而整個鰓絲潰爛,嚴重時僅剩鰓軟骨。

〔防治方法]同爛尾病。

7.水霉病

[病原〕水霉。

[流行情況〕于水溫18℃以下季節流行,一般僅當體表創傷后方感染,引起死亡率不高。

[癥狀]病鰻活力降低,不攝食,于水面或水流緩慢處逆水緩游并帶絮狀物。

〔防治方法]

l)預防方法保持水溫20℃以上,小心操作,勿使魚體受傷。

2)治療方法07%一1%食鹽浸浴3648小時,亞甲基蘭152.0毫克/升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2天。

8.鰓霉病

[病原〕血鰓霉。

[流行情況〕水溫25℃以下流行,引起死亡率較高。

[癥狀]鰓黏液分泌增加,色發白,輕壓鰓部流出黏臟黏液,鰓絲潰爛,鰭充血。

[防治方法〕同水霉病。

9.擬指環蟲病

〔病原〕短鉤擬指環蟲及鰻擬指環蟲。

〔流行情況]周年發生,尤以58月最為流行。

[癥狀]寄生于鰓,鰓絲黏液分泌增加,鰓充血或出血,攝食不良或絕食。

〔防治方法〕預防時,每4060天進行1次甲苯咪唑藥治。治療時,甲苯咪唑0610毫克/升藥浴24小時后換水,1周后重復1次。

10.三代蟲病

[病原]鰻鱺三代蟲。

其余同擬指環蟲病。

11.微孢子蟲病

[病原]鰻匹里蟲。

〔流行情況〕無明顯流行季節,夏季發病較少,主要流行于黑仔至幼鰻期,對幼鰻危害最大,即使不死也失去商品價值。

[癥狀〕寄生于鰻鱺肌肉中,在肌纖維間形成孢囊,孢囊周緣肌肉分解死亡,呈黃色,魚體呈黃白色斑,體表凹凸不同。因此,本病亦稱凹凸病。

[防治方法〕

1)徹底清塘。

2)病鰻禁止運輸放養,一經發現就地燒毀。

3)每噸鰻魚每天用煙曲霉素50克拌飼投喂。

12.車輪蟲病

[病原〕多種車輪蟲。

[流行情況]周年發生,59月為流行季節,在季節交替時易暴發。

〔癥狀〕主要寄生于皮膚及鰓,皮膚及鰓黏液分泌增加;鰓絲充血,體表具細小出血點,食欲下降。

〔防治方法]硫酸銅05毫克/升十硫酸亞鐵0.2毫克/升全池潑灑,隔天換水。

13.小瓜蟲病

[病原〕多子小瓜蟲。

[流行情況〕主要流行于春、初夏及冬季,流行水溫1725℃,于養殖各期均發病,常引起批量死亡。

〔癥狀〕體表寄生時形成白點,寄生于鰓時,鰓絲充血,黏液分泌量增加,食欲下降或不攝食,常引起細菌繼發感染而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硝酸亞汞0102毫克/升全池潑灑,連用2天。

14.鰻居線蟲病

〔病原〕球狀鰻居線蟲及粗厚鰻居線蟲。

〔流行情況〕周年發生,尤其水溫中等的秋、春、冬季,從黑仔到成鰻均流行。

〔癥狀〕成蟲生活于鰾腔,病鰻貧血,鰾壁充血,鰾脹氣使腹部膨脹。

〔防治方法]

l)生石灰徹底清塘,定期使用有機磷殺蟲劑。

2)敵百蟲0305毫克/升全池潑灑,每周1次,連用2次,內服鹽酸左旋唑及維生素C,連續喂服五周。

15.歐鰻狂游癥

[病原〕未明確,部分報道冠狀病毒及彈狀病毒。

〔流行情況〕主要發病高峰季節為58月,流行水溫2430℃,死亡率極高,達90%~100%。

〔癥狀〕鰻魚初始出現活動異常,水面出現個別鰻魚作間隙性竄游,鰻魚體弱,僵直,聚積于排污口周圍,可用手任意撈??;病鰻鰓無特異性病原而黏液層顯著加厚,死鰻體僵直,頭上揚,口張開。

[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但改善水環境及降低水溫有一定緩解作用。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歐洲鰻,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