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據部分養殖戶反映,今年廣西北海鐵山港剛投苗的金鯧魚發生爛身現象比較嚴重,疑似與海區水母爆發有關,經水母觸絲攻擊過的金鯧魚,不單是頭部,全身任何地方均可能發生潰爛。但另有養殖戶反饋,今年鐵山港大量增加網箱漁排,海區海水交換變少、水質污染嚴重所致。
對于金鯧魚爛身病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資深漁醫“少數派”的觀點是什么?
金鯧體表潰爛,是這兩年才出現的病害,從今年發病的地域來看,金鯧體表潰爛開始出現嚴重傳播的跡象,從北海鐵山港到欽州龍門港,到湛江,都出現金鯧體表潰爛的病害。從發病時間來看,今年金鯧出現潰爛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二十天左右,往年發病時間多在五月下旬,金鯧的個頭比較大,而今年多數為小苗,有些甚至是剛投苗十天左右的小苗。從病害嚴重程度來看,則相差不大,都是體表潰爛,比較輕的是只是北部出現創口,比較嚴重的潰爛則已經潰爛到裸露內臟。
金鯧魚體表出現小紅點,紅點潰爛后,形成創口,嚴重時創口加大魚體肌肉裸露,整條魚不忍直視。經過檢測,證實此潰爛由嗜水氣單胞桿菌感染所致。另外,在蟲害的作用下,一些魚摩擦網衣,也會形成創口,并感染嗜水氣單胞桿菌。所以,檢查時魚病,也必須檢查鰓絲寄生蟲是否存在。
海區水質惡化是導致此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海區有機質增加,同時化學耗氧量過大,海區水質清潔度下降,提供了此病菌大量生長的空間。同時,魚排分布密集,影響海區水體交換,也為此菌的迅速傳播提供了機會。
幸運的是,此病的治療并不復雜,如果發生蟲害,則先吊袋驅蟲劑,盡快服用抗生素(以多環素為主),一般能在三天內控制病情,五天內此潰爛傷口開始愈合,并不會導致金鯧的大量死亡。預防則以增加營養為主,從實踐來看,在投苗后,盡快投喂vc三聚磷酸酯、諾菌素的魚苗,發生此病的概率很低,即使發生,也只是零星的幾條潰爛。
(昨天“少數派”補充)鐵山港金鯧魚體表潰爛依然比較嚴重,防治仍需加強;體質變弱后,吸蟲開始繁殖寄生。黑點是寄生在金鯧鰓絲上的吸蟲卵,嚴重時可堵塞血管,導致攝食下降。奇怪的是,吸蟲破膜而出后,消失于茫茫大海,這個蟲不再寄生魚身上,它去哪里了?這真是一個謎。
若你剛好養殖金鯧魚或者對此病頗有研究,如果你剛好又有較好預防經驗,歡迎點擊“金鯧魚潰爛病分析”,加入此話題交流發表見解!(文/圖 中國水產頻道 “少數派”)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