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春病冬防:黃顙魚早春水霉病和爛皮病的防治

 

最近,浙江省湖州地區白天平均池塘水溫7.6℃左右,這個時候,多數黃顙魚養殖戶逐漸停止投喂,也有不少養殖戶已經做好入冬前池塘管理,包括調水位、肥水、消毒等。停食后,是養殖戶一年中最為輕松的時候,池塘管理也隨之放松,這往往是導致開春后黃顙魚發生“水霉”、“爛皮”的主要原因。

停食后池塘的情況

停食后由于受到饑餓、低溫的脅迫,20天之內魚的體重快速下降10%20%;之后魚代謝變慢,慢慢適應低溫環境。黃顙魚為底層魚類,停食中后期集群趴在池塘底部,造成局部溶氧變低。

由于冬季光照弱,停止投喂帶來池塘藻類新老交替變慢,尤其到冬季后期容易出現營養元素(氮、磷等)缺失,出現藻類單一、豐度變小,甚至倒藻而出現“白水”、“渾水”等現象。

底部溶氧在入冬中后期急劇降到3.0毫克/升以下,給越冬黃顙魚帶來進一步脅迫。

隨著開春水溫回升,黃顙魚開始找食攪動底質,把底部有機物(糞便等)攪起來;有機物分解進一步耗氧,而且大量懸浮的有機物不僅吸附早春池塘中僅有的營養元素,同時還遮蔽陽光,加劇了池塘水瘦、倒藻;攪動池底還使大量蟲卵、致病菌融到了水體中。溶氧低、感染寄生蟲等導致魚的體質更弱,魚感到不適開始游向池塘邊蹭身體,身體出現蟲咬傷、擦傷繼而感染水霉病、爛皮病。

停食后池塘的處理

保障池塘肥力:1月~3月每月補肥一次,少量多次原則,連續晴天補氨基酸肥或復合肥+磷肥,每次2/畝,4天~5天后追肥一次(2/畝)。

底部增氧:每月中旬增氧改底至少一次(不可用強氧化劑),氧化底部耗氧有機質,減少池塘“氧債”;建議海聯科32028/包);或海聯科粒粒氧(4/包),根據存塘量選擇改底次數。

水位:不要超過2米,保持在1.5米左右,2月開始根據池塘情況選擇每月加20厘米新水,保障藻種。

消毒:下地籠定期觀察魚體情況,一旦出現爛皮、水霉,建議以硫醚沙星、水楊酸及體重減少低溫時處理。

普通治療方法:可用3%食鹽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分鐘~1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加l%食鹽浸泡20分鐘~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一至二(1ppm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分鐘~30分鐘,或用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還可用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

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和消滅水霉菌。(文/圖:俞軍)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黃顙魚,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