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的姿態,學者般的談吐,嚴謹的工作態度……與李镕交談的 1 個多小時中,他給記者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從象牙塔到社會,李镕在水產行業已踏踏實實走過了 10 年,有過苦有過累,也擁有很多難以忘懷的工作經歷。在 9 月初舉行的 2017 年廣東省水生動物病害防治員技能競賽中,李镕憑借其扎實的水產理論知識和嚴謹的實驗操作獲得競賽個人第五名,其所在的單位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榮獲競賽團體冠軍,受到業內同行的稱贊。
《海洋與漁業》記者近日專訪李镕,剛晉升奶爸的他分享了這些年來從業的一些心路歷程。“讀碩士時的研究方向是遺傳育種,但我現在從事水產檢疫,工作內容有很大區別。”李镕表示,從事水產要學的東西特別多,要一直保持“海綿”般的學習心態。
李镕
在珠江水產所的日子:以基地為家
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與廣東海洋大學聯合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李镕 2008 年便跟隨導師白俊杰研究員從事“優鱸 1 號”的選育工作。“那時候,我常常往佛山九江那邊跑,下池塘,挑親本,催產,打標記……”李镕說,當時的育種技術還沒有現在發達,選育的魚苗達到 10 公分左右,就要一條條進行熒光標記,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熒光標記還容易脫標,最后通過技術改進,第二年便全部采用電子標記。
電子標記:這是一種金屬標記,脫標率不高,可通過掃碼將分析定位到個體上,通過電子標記可以實時了解每條魚的形態、性狀等指標。
碩士畢業后,李镕便在佛山市南海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工作了 2 年,從事草魚育種、鯽魚育種、生物餌料培養等工作。2012 年,百容水產公司通過了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組織的專家組對省級水產良種場的驗收,成為全省首個省級草魚良種場。
從事水產品檢驗檢疫責任重大
4 年前,李镕來到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事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實驗室工作。這對于一直從事遺傳育種的他,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李镕告訴記者,專業方向轉變了,有很多東西不懂,必須不斷學習。一般情況下,推廣中心接到申報后,便會安排我們前往基層開展檢測,每到苗種繁殖季節接到的申報就特別多。李镕說“,剛開始壓力挺大的,我不可能掌握所有魚的所有病,遇到不懂的只能馬上請教前輩、老師或者查閱資料,以便馬上給養殖戶解決方案。”
記者在推廣中心看到,李镕是 PCR 實驗室的主要責任人。
推廣中心實驗室 2016 年通過廣東省質監局 CMA 認證,認定指環蟲、桃拉病毒、刺激隱核蟲等 6 種病害的專業檢測資質。
李镕表示,水產病害基礎研究遠不如畜牧業,因此水產檢驗檢疫部門作為最后一道“關口”,責任重大,帶給從業人員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據了解,李镕還負責推廣中心示范養殖基地管理,主養四大家魚及其它一些新品種試驗。
病害防控壓力大,走綠色發展道路
當下,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國家重點突破工作,“減量增效、綠色發展”是未來的發展方針。李镕透露,推廣中心嚴格遵照法律法規,努力推進苗種場產地檢疫工作,針對市級良種場進行定期抽檢。李镕表示,水產品病害防控壓力很大,很多養殖場因為養殖密度太高,片面追求產量,產出的水產品品質自然受影響;還有的養殖場一旦出現病害就盲目下藥,不懂得通過生態調控的方法控制病蟲害。他認為,未來的調控方向一定是適當控制養殖規模、降低養殖密度、提倡生態綠色健康養殖模式。
“我們經常會遇到新的不知名的病菌,但卻只能通過調水去控制它,因為你根本沒時間研發出一種安全環保的藥物去抵抗……但是只要把養殖密度控制下來,把水調好,病害就自然減少了。”——李镕表示。(記者:方瓊玟)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