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遼寧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切實加強對海龜資源保護力度,遼寧省海監漁政局在近期開展了一系列打擊破壞海龜資源違法行為執法行動,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加強組織協調。1月10日,省海監漁政局印發了《關于開展打擊破壞海龜資源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對全省海龜資源保護執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強化部門協作,加強海陸聯動,嚴厲打擊非法運輸海龜行為,嚴肅處理非法經營利用海龜行為,加大保護海龜資源宣傳力度,確保海龜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二是深入開展海上巡航和執法檢查。遼寧省海監漁政局組織沿海各市漁政部門深入開展綠海龜保護執法行動,在重要碼頭、漁港、水產品市場和運輸道路進行檢查;3月1日,省海監漁政局組織開展海上巡查執法,對過往漁船登船檢查,打擊非法運輸海龜行為。
三是積極開展救助行動。3月20日,遼寧省海監漁政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大連市中山區某大廈餐廳內有人工馴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海龜行為。省海監漁政局立即責成大連市漁政監督管理局對舉報情況進行核查。大連市漁政監督管理局迅速組織執法人員奔赴舉報地點,經現場核查后,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海龜一只,被人工馴養在魚缸內,而且沒有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相關證件。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將海龜移送至大連圣亞海洋世界暫養,現案件正在處理中。3月24日,省海監漁政局副局長方方會同大連市漁政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前往圣亞海洋世界查看綠海龜暫養情況。據大連圣亞海洋世界工作人員介紹,這只綠海龜體長70cm,寬47cm,雌性,年齡在十五歲左右。因長期在淡水中飼養,有褪皮現象,并食欲不好,經治療,海龜排出大量玻璃球等異物,目前可以正常捕食,還須觀察。方方副局長表示:綠海龜是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遼寧省將進一步加強保護力度,廣泛向商戶、群眾宣傳保護海龜資源重要性,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全面提升廣大漁民、商戶和社會公眾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背景資料:綠蠵龜(學名:Chelonia mydas)亦稱海龜,是各種海龜中體形較大的一種,其成龜背甲直線長度可達90到120厘米,體重可達100千克以上。因其體內脂肪富含主要食物,即海草之葉綠素而得名。為草食性動物,是海龜里唯一攝食較多海藻的種類。它廣泛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之海域,并產卵於溫度達25C以上的沙灘。在中國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的沿海地帶都有分布,尤以南海為多,但產卵場所只有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的沿岸和島嶼。它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Ⅰ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瀕危物種和《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撰稿人:鄭偉;核稿人:方方)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