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吃小龍蝦的季節,網上總有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伴隨紅火的小龍蝦消費傳播,讓消費者心中不爽。今年也不例外,“小龍蝦不屬于蝦類,是一種蟲子”;“日本人不吃小龍蝦,用來清理尸體”;“小龍蝦生活在污水中,專吃垃圾”;“小龍蝦的頭不能吃”等謠言再次席卷而來,讓小龍蝦背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黑鍋”,對此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系了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權威專家唐建清研究員、黃鴻兵副研究員,對謠言進行剖析,讓消費者們明白消費。
謠言一 小龍蝦不屬于蝦類,是一種蟲子
小龍蝦學名為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又名克氏螯蝦、紅色沼澤螯蝦等,隸屬于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綱(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蝦科(Cambaridae)、原螯蝦屬(Procambarus),原產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小龍蝦形態優美、肉質鮮嫩,深受消費者青睞。隨著人類活動和商業行為,小龍蝦已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成為常見種。網上散布的“小龍蝦不屬于蝦類,是一種蟲子”的傳言是不正確的!
謠言二 日本人不吃小龍蝦,用來清理尸體
這是最早的謠言,傳言說小龍蝦是日本人帶入中國處理垃圾和清理尸體之用,純屬胡編亂造,十分荒唐,現在人們在產地也沒有發現有處理垃圾和清理尸體的作用。其實,小龍蝦進入中國開始僅僅是作為觀賞水生動物,小龍蝦常見為青褐色、暗紅色、亮紅色,還有少量藍色,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作為雜食性動物,小龍蝦養殖一般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大豆、豆粕、玉米和冰鮮魚等,其自身也會吃食伊樂藻、輪葉黑藻、底棲動物、魚卵等天然餌料。如果養殖中投喂腐爛的動物尸體或內臟,很快就會引起水質惡化,爆發疾病,將給養殖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在養殖過程中通常要保持養殖水質良好,使用優質飼料,才能促進小龍蝦生長,不得病,獲得好的產量和收入。
謠言三 小龍蝦生活在污水中,專吃垃圾?
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小龍蝦選擇水體的試驗,設計一個“Y形迷宮”,一端放清潔水體,另一端放污水,讓小龍蝦自行選擇水體趨向,結果有80%的小龍蝦直接進入了清潔水體,而進入污水端的小龍蝦還有50%馬上回到清潔水體端。實驗證明,小龍蝦喜歡在清潔的水體生活。小龍蝦已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品種,和所有的水產養殖品種一樣,養殖水體的水質和環境好才能健康生長,獲得好的產量、品質和收成,目前我國小龍蝦養殖都是種草生態養殖或稻蝦綜合種養,養蝦有句民諺“養好一塘蝦、先養一塘草”,生態環境是獲得高產量、高品質、大規格小龍蝦的必備條件。
謠言四小龍蝦的頭不能吃
這是近期流傳的謠言,造謠者臆想出了“蝦頭也就成為了小龍蝦最臟的地方”“蝦黃容易被小龍蝦自身處理的垃圾毒素所污染,可能吸附生長環境中的重金屬”“吃蝦頭等于吃了蝦的排泄物、半消化的蝦食,喝了蝦尿”“蝦頭是吸收并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等夸張結論,為此,必須給這位制造謠言者科普一下,也消費者知情,頭大部分不能吃,但沒有那么臟。
01.小龍蝦頭部含重金屬以及有害物質嚴重嗎?
從江蘇省小龍蝦的檢測情況來看,到目前為止,全省抽樣小龍蝦重金屬檢測合格率達100%,尚無發現重金屬超標蝦。小龍蝦吸附重金屬能力和大多數水生甲殼動物基本相同,差異不大。重金屬在克氏原螯蝦體內的不同器官和組織中富集程度不同,如幾丁質外骨骼中的鉛高出肌肉10倍以上。小龍蝦在發育和生長過程中經歷若干次蛻皮,每次蛻皮之前都將幾丁質外骨骼脫去,然后重新分泌形成新的幾丁質外骨骼,通過蛻皮活動而不斷地將這些重金屬棄置于體外,即小龍蝦的排毒機制。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一般從出苗到上市僅需要60~90天的時間,同時由于自身不停地蛻殼代謝,不大可能有大量重金屬殘留。在小龍蝦重金屬富集的研究中發現小龍蝦暴露于高濃度重金屬單一環境中,肌肉有富集現象,但回到清水環境后,會很快釋放,不能長期富集。研究人員對人工養殖、野生小龍蝦體內的鉛、鎘、砷等做過全面的調研和系統的膳食暴露風險評估,得到的研究結論為“人群克氏原螯蝦鎘的膳食暴露量總體處于安全水平內,長期食用克氏原螯蝦不會增加總膳食鎘的攝入量。”
02.吃蝦頭等于吃了蝦的排泄物、半消化的蝦食,喝了蝦尿對嗎?
該傳言屬于信口開河類型,對小龍蝦基本無知。小龍蝦整個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組成,頭胸部外有眼睛、觸須、性器官,內有鰓、肝胰腺(蝦黃)、胃等內臟組織,腸道位于腹部。小龍蝦的消化系統由口器、食道、胃、腸、肝胰臟、直腸及肛門組成。食物經賁門胃進一步磨碎后,經幽門胃過濾進入腸,在頭胸部的背面,腸的兩側各有一個黃色分支狀的肝胰臟,肝胰臟有肝管與腸相通。腸的后段細長,位于腹部的背面,其末端為球形的直腸通肛門,肛門開口于尾節的腹面。在胃囊內,胃外兩側各有一個白色或淡黃色,半圓形紐扣裝的鈣質磨石,蛻殼前期和蛻殼期較大,蛻殼間期較小,起著鈣質的調節作用。肝胰臟較大,呈黃色或暗橙色,由很多細管狀構造組成,有管通中腸。肝胰臟除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食物外,還具有吸收貯藏營養物質的作用。
小龍蝦頭胸部臟的最直觀認識可能來自鰓或肝胰腺組織的顏色變化。這種變化與生長環境、食物來源、發育階段有一定關系,不能一“臟”概全,同時小龍蝦排泄多通過腸道排泄。人們掀開小龍蝦的頭胸甲,多是吮吸食用美味的湯汁和內臟組織,沒有人會去食用鰓。至于腸道中未消化完畢的食物,可以通過暫養來使小龍蝦自行排泄,一般3~4小時足夠了,不存在喝“蝦尿”一說。
如果有個別小龍蝦鰓組織顏色發暗,或者肝胰腺組織顏色不是正常的黃色、褐色,為了安全起見,可以棄掉不食用,倒也不至于驚出一身冷汗,不會引發食品安全事故。
03.小龍蝦攜帶寄生蟲
小龍蝦生活在開放、野外的環境中,和所有的動物、植物一樣,都有攜帶寄生蟲的風險,這種風險一般都可以通過高溫蒸煮滅殺。小龍蝦都是通過高溫蒸煮、高溫煎炒等烹調后食用,沒有見到生食的吃法。所以,食用小龍蝦后得寄生蟲傳染的風險幾乎為零。
小 結
小龍蝦肉味鮮美、風味獨特,是水產品中的上佳食材,人工養殖的小龍蝦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放心食用。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尤其鈣、磷、鐵等含量豐富(約為1.6%),是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性食品;但對食用蝦蟹過敏的人群要慎吃,患有高血壓、尿酸偏高的人群食用量要控制;小龍蝦好吃,但不要過量。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