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情預測
1.鯉魚:易發生細菌性爛腮病、腸炎病、車輪蟲病、錨頭鳋病等。關注省內鯉魚主養區。
2.草魚:易發生爛鰓病、腸炎病、出血病。重點關注漢中、渭南草魚養殖區。
3.鯽魚: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癥、錨頭蚤病。關注全省水產養殖區。
4.鰱鳙魚:易發生赤皮病、打印病和細菌性敗血癥。關注省內水產養區。
5.虹鱒魚:鱘魚:易發生腸炎病、爛鰓病。重點關注秦嶺山區冷水養殖場。
6.大鯢:易發腐皮病、爛嘴病、腹水病。關注漢中、安康、渭南工廠化養殖區。
7.對蝦:易發生白斑病、紅腿病、爛眼病、黑鰓病等。關注沿黃河、渭河對蝦養殖區。
8.中華鱉:易發生腮腺炎、白底板病。關注關中、陜南甲魚養殖場。
二、防治措施
1.預防草魚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要做好消毒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調節水質,保持水質清新,用二氧化氯、聚維酮碘等對水體消毒。定期投喂免疫增強劑,適當投喂干凈的青飼料并按時撈出青飼料殘枝。
2.預防鰱鳙魚敗血癥,強化水質管理,定期全池潑灑生石灰、聚維酮碘、氯制劑等消毒藥物預防。
3.預防車輪蟲病、指環蟲病,使用敵百蟲、甲苯咪唑等有一定效果。
4.八月氣溫、水溫較高,魚類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水體中有害氣體含量增加,應及時開啟增氧設備,通過補充新水、使用水質改良劑等措施做好水質調控工作。
5.藍藻控制: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是藍藻爆發的根本原因,到了水產養殖中后期,時常會出現養殖池塘藍藻過度繁殖,影響魚類攝食和正常生長,甚至引起泛塘。目前藍藻控制方法較多,對水產養殖最有效最安全方法是排污(排除池內魚類糞便)和使用生物制劑控制藍藻。池底有排污系統的可加大排污次數和適當延長排污時間,有人工凈化濕地的養殖場應加大養殖池塘與人工濕地水的循環量;使用生物制劑如芽孢桿菌、藍藻素等也能有效控制藍藻過度繁殖。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