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池塘倒藻”的應對措施

 

羅氏沼蝦池塘養殖中后期,隨著水溫升高、投餌量增加,易造成水體有機物和氮、磷無機物含量日益豐富,從而使水體中含有大量的藻類、微生物和浮游動物。此時,遇到強降雨或者連續陰雨天氣時容易引發倒藻現象,進而導致水質惡化、水體缺氧,如果應對不當會誘發羅氏沼蝦大量死亡。我們針對一起倒藻事件的安全應對措施進行總結,并提出相關的建議,為廣大羅氏沼蝦養殖戶在處理“倒藻”時提供參考。

一、基本情況

養殖池塘位于杭州市余杭區藍天農業園內,面積均為5.5畝,深度2.0米,呈長方形,底質為泥砂土,自配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另配備0.75千瓦變頻葉輪式增氧機3臺。放養的羅氏沼蝦體長為0.81.0厘米, 且放養密度為2500030000/畝。

二、倒藻事件判斷

2017826日夜晚,4小時的強降雨誘發了倒藻事件的發生。826日白天觀察水色為黃綠色、透明度20厘米左右,池塘下風口水體中含有棕褐色的絲狀物且伴隨有許多獨立的泡沫(懷疑是死藻)827日巡塘發現水渾濁(降雨沖刷塘坡導致)無綠色;828日水色較清,透明度為4555厘米,下午仔細觀察有淡淡的綠色。從827日開始,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亞硝酸鹽濃度從0.05毫克/升迅速升高至1.0毫克/升。綜合以上情況,判斷池塘發生倒藻事件。

三、應對措施

827日晴天,上午10點全塘潑灑“解毒凈水寶”進行解毒。倒藻期間,白天11:0015:00 輪流開啟兩臺增氧機,增加水體溶氧量,降低亞硝酸鹽對沼蝦的毒性作用。夜晚提前打開增氧機,防止缺氧現象發生。

828日上午排出10厘米底層水至鰱鳙魚養殖池塘內,另外注入等量藻相豐富的水源(旁邊已消毒的沼蝦養殖池塘水)829日晴天,上午10:00,全塘潑灑“氨基酸肥水膏”3升,同時打開增氧機。結合每天觀察水色發現:水色逐漸變綠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相同的肥水操作于91日、2日又進行一次,之后觀察發現水色轉綠速度明顯加快。829日水體亞硝酸鹽濃度升高至0.8毫克/升,且至91日期間4 天內,一直維持在0.8毫克/升,因此決定于92日開始,每天下午減料500/畝,直至亞硝酸鹽降低為止。

通過采取以上應對措施,結合每天水質監測發現:水體亞硝酸鹽濃度于93日、4日達到最大值1.0毫克/升,之后開始逐漸降低,于98日降低至0.2 毫克/升,并且截至養殖結束(928日開始抓蝦) 水體亞硝酸鹽濃度未超過0.4毫克/升。

四、建議

1.養殖過程中,當發現水體藻相較濃且發現有死藻現象出現時,如池塘下風口水體中含有棕褐色的絲狀物且伴隨有許多獨立的泡沫,此時應立即選擇在晴天上午,用適量生石灰全塘潑灑去除部分藻類和對水體消毒。

2.當發生倒藻現象時,應先對水體進行解毒,防止藻類死亡過程釋放的毒性物質對羅氏沼蝦造成危害。藻類的大量死亡,會導致水體中的離子銨不能被藻類大量吸收利用,而是通過亞硝化細菌的氧化反應生成亞硝酸鹽,導致水體亞硝酸鹽濃度升高。此時進行大換水,雖然可以取得顯著效果,但亞硝酸鹽濃度短時間內會再次升高,因此應該進行肥水工作,提高池塘水體中藻類豐度,減少亞硝酸鹽的來源再結合換掉少量底層水(10厘米)、解毒和底改等工作,使亞硝酸鹽濃度在79天內降至小于0.2毫克/升,且穩定不易反復。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