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塘或者水庫中逐年增加異齡魚及異種魚的的混養比例,這種飼養方式屬于淡水魚的混養。在當前鮮魚市場內,這種混養能夠收到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一、淡水魚混養優勢
在進行魚種投放中,按照不同魚類的生活特性,將魚齡及魚種按照比例進行進行合理搭配,能夠使池塘的水體充分利用,使水層更豐富。同時水體中魚類生活習性不同,可以使餌料得到充分利用,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在混養中多數是草魚為主,同時兼養花鰱、白鰱、鯽魚、鯉魚等十幾種魚類,對草魚餌料多以牧草為主,草魚吃剩的殘渣為鯉魚這些雜食性魚類的優質飼料,同時鯽魚、草魚的糞便還能增強水體肥性,使水體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鰱魚供養餌料。魚類間互相共生,育種養殖費用降低,經濟效益良好。
二、淡水魚混養的技術要點
(1) 混養科學依據
在淡水魚混養中,我們主要是依據不同魚種間的棲息習性,將淡水魚按照上層、中下層及底層魚種三類進行混養。
上層魚以鳙魚、鰱魚為代表,這層魚主要依靠攝食浮游生物為生。
中下層魚主要以團頭魴、草魚為代表,這類魚主要以水草為生。
底層魚主要以青魚、鯽魚、鯉魚等為代表,這些魚類主要依靠在攝食水底的有機碎屑來生存。
按照這些方式混養,可以使水體不同水層空間充分利用,使餌料的利用率充分提高,多種魚共生,池塘的生態環境得到充分改善,水體衛生條件好,魚類間可以和平共處,相互間不會爭奪餌料,不會出現互相殘食,能夠共生互利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
(2) 高產魚混養的品種選擇
在高產魚塘中,多按照不同魚種,不同餌料及飼養需要的池塘環境等選擇主養魚及配養魚。一般魚塘內混養有10種魚,其中主養品種有1―3種。在天然餌料富足的魚塘中,多選擇鳙魚、鰱魚作為主養魚;草源富饒的新挖魚塘應選草魚為主養魚;村邊生活污水多的水塘應主養羅飛魚及銀鯽;藻類還有有機碎屑較多的池塘,應主養鯪魚,并且鯪魚主養下,多培養一些鳙魚。
主養魚對魚塘產量發揮著主要作用,而配養魚則依靠天然餌料或者是有機碎屑生長,也是魚塘混養要實現高產的不可缺少的品種,在這樣的混養下,才能夠在較低飼養成本下,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3) 不同魚類間關系的妥善處理
1.鰱魚及鳙魚間的關系處理
鰱魚餌料以浮游植物為主,鳙魚餌料以浮游動物為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浮游動物還要依賴攝食浮游植物為生。因此,鰱魚如果飼養量大,魚塘中鳙魚生長會受到影響,所以應根據這兩種魚的不同生長特點進行選擇。
一般在5―10月在魚塘中主養鳙魚,這時水溫高,鳙魚生長較快;而在11月―翌年的四月在魚塘中主養鰱魚。
2.羅非魚同鳙魚、鰱魚間的關系處理
羅非魚幼魚餌料主要為浮游生物,成魚屬于雜食性,餌料主要為浮游生物,這點同鳙魚、鰱魚存在食性上的矛盾,要使這種矛盾得到有效解決可以采用交叉放養的方法。
上半年羅非魚體積小時,主養鳙魚、鰱魚,并爭取將鳙魚、鰱魚成魚在6―8月大部分出塘上市;而下半年在羅非魚為主養基礎上,則需要少養鳙魚、鰱魚,年底將大部分羅非魚捕撈后再增加鳙魚、鰱魚兩種魚的放養量。
3.吃食性魚類同濾食性魚類間的關系處理
混養中,濾食性的魚類在餌料上主要以吃食性魚類糞便培育的浮游生物為主。此時在不施肥,不進行精飼料投放的基礎下,魚塘中吃食性魚類每增長一千克,在肥水作用下,濾食性魚類可以生產一千克,兩種魚類比例是1:1。
而隨著飼料投放量的增加,濾食性魚類的比例應逐漸減少,在每15畝產出量為7.5噸的魚塘中,兩種魚類比例應控制在5.3∶4.7。
(4)池塘混養實現高產的措施
在魚塘中進行混養,要確保養魚產量,應注意進行合理密養。在放養中應制定合理放養密度,進行合理密養,這是實現養魚達到較高產量的重要措施。在制定放養密度時,應確保魚塘中的魚苗盡早達到商品魚的規格。
如果放養密度低,盡管魚苗的生長速度快,但是魚塘中水體及天然的餌料資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魚產量不會很高。而放養的密度如果過大,魚塘魚產量可能會有所提高,但是成魚的個體都比較瘦小,魚的商品價值不會很高。
當然魚塘混養中的放養密度同魚塘環境、飼料還有水質等多種因素相關,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飼養者只有不斷改善魚塘的生態環境,為魚苗生長創造最好的養殖條件,適當提高放養的密度,實現合理密養,在實際中,應在多品種共同混養基礎上,找到一個最佳混養密度,將魚塘水體中的生產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混養的高效益。
如果混養的品種過少,則達不到預期的混養效果。我們可以在大規格混養下實行小規格的套養,并酌情增加小規格魚種放養量,適當提高放養的密度,這樣就能夠使大規格的魚種來源得到有效解決,最終增加魚塘內的成魚產量,提高混養的經濟效益。
總之,掌握淡水魚混養的技術要點,在飼養中嚴格按照要點進行操作,遵循飼養要點,才能夠充分利用水體優勢,實現混養的經濟效益。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