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上旬,一個工作日的午餐時間,在位于上海靜安區的一家鰻魚專賣店里,幾乎每桌客人的餐桌上都點了鰻魚料理,這是一家主打現殺現烤的鰻魚飯門店,每天大概350-450碗的鰻魚飯,其銷售量從最早的2000多公斤/月增長到現在3000多公斤/月。
鰻魚,體內含有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由于鰻魚價格較高,以前鰻魚主要是在各種日料店里出現,而且量都比較少。不過,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更注重口感及消費體驗等因素,作為理想保健食品,鰻魚產品近來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主打賣鰻魚飯的專賣店,尤其是疫情之后,國內市場消費量增長更為迅速,同比增長超50%。如今僅在上海,就有2000多家做鰻魚的餐飲店,這個數字仍在不斷增加。
、
上海某餐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顧瑋
除了日料店,不少生鮮超市的鰻魚產品也開始增多,上海一家生鮮超市的水產采購表示,鰻魚在他們的水產采購中比重偏小,但銷量一直在增加,目前超市在售鰻魚相關的品類已增加到了6個, “整體來看的話,包括冷凍鰻魚、冰鮮鰻魚、活鮮鰻魚在內,加在一起大概有5%左右的增幅。整個行業來說,現在吃日料的人越來越多,它的銷量在增長的,我們也看到這是一個機會點。”
2.出口內銷兩旺,食品廠月生產天數幾乎翻番
事實上,疫情以來,國產鰻魚除了在內銷市場“大放異彩”,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并未停下步伐。
“現在一天差不多生產烤鰻10噸左右。去年1-6月份的時候一個月差不多生產天數只有15天,現在一個月的生產的天數差不多在25-26天。” 福建天馬福榮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土表示,公司產品80%都是出口的,從3月份開始他們一直在忙著趕訂單。烤鰻加工廠房里,生產線在忙碌生產。烤制、淋醬汁、速凍……經過數十道工序后,一條日式蒲燒鰻魚就完成了生產。
每年的7月中旬是日本傳統的鰻魚節,而日本,作為國產鰻魚的一大出口國,其銷售的蒲燒烤鰻有六成以上都來自中國。福建省福清市是我國鰻魚產業重鎮,歷經4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從“科研→種苗→飼料→養殖→動保→物流→食品→餐飲”為一體的整條鰻魚全產業鏈。鰻魚節臨近,目前不少福清的鰻魚加工企業都在加班加點趕訂單,而今年烤鰻的出口價格也上漲了不少。
“出口這塊比去年增加了35%。內銷這一塊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的增加的會更多一些,大概增加50%多,價格只有到正常年份的接近一半,大概是12-13美元/kg,現在已經恢復正常,大概20美元/kg”,福建天馬福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昕表示,今年上半年烤鰻的訂單量比去年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影響減小,國內外消費基本恢復正常。另一方面今年國內市場的需求量迅速增長。

鄭昕 福建天馬福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海關數據顯示,近5年我國年均出口烤鰻39,000噸到42000噸,其中出口日本15000噸到18000噸,出口美國7000噸到8000噸,出口俄羅斯1000噸到3000噸。內銷方面,疫情后,不少企業開始加大內銷市場的開拓,烤鰻內銷數量增長至15000噸。
內銷市場擴大、出口更加多元,國內鰻魚產業在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策略下,其成效逐漸凸顯。
隨著國產鰻魚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迅速發展,作為鰻魚產業的上游,鰻苗采購和鰻魚養殖也迎來利好,一些養殖企業持續擴大養殖規模。
每年3月到6月福建省福清市鰻魚采購商鄒朝輝最忙碌的時候,到2021年目前為止他已經采購了1000噸的量。鄒朝輝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2021上半年他采購的鰻魚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而今年鰻魚的價格也比去年上漲了不少。

福建天馬福榮食品有限公司鰻魚采購主管 鄒朝輝
“220g-280g是4P的鰻魚。4P的鰻魚目前大概9萬3/噸。去年最低的時候4P 4萬多/噸”,福建省福清市鰻魚養殖戶陳樹平(養殖美洲鰻)指出,2020年福建的鰻魚產業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上半年因疫情影響,鰻魚價格下跌了超50%,下半年出口訂單逐漸恢復,鰻魚價格開始回升,到今年上半年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甚至比2019年同期每噸還要貴了3000元。

陳樹平 福建省福清市鰻魚養殖戶
據悉,去年下跌的不僅是鰻魚的價格,鰻魚苗的價格同樣也出現了大幅下跌,這也讓不少養殖戶抓準時機紛紛擴大養殖規模。
“去年10-11月份的時候,鰻魚苗價格處于歷史低位,每尾價格6-7元。如果說15元/尾的話,我們就不會投這么多苗了。(養殖體量)等于擴了一半上來,現在是養出來鰻魚不愁賣”,福建三漁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表示。

楊明 福建三漁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
隨著國內鰻業市場的發展,鰻魚養殖也在進入整合發展階段。福建鰻業協會執行會長張蕉霖分析,鰻魚養殖行業經過升級整合后,福建鰻魚養殖場從三年前1200多家,到現在只剩不到800家,這個數據預測還會進一步減少。不過,總體養殖規模并沒發生多大變化,這意味著很多養殖場的規模在擴大,鰻魚養殖場的規范化和專業化程度不斷上升。過去家庭作坊式的養殖模式逐漸被市場淘汰,工廠化養殖逐漸成為主流,更多的養殖場將進入更智能化、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模式。
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鰻魚的市場需求量一直在增長,特別是國內市場增長非常迅速。由于鰻魚苗至今無法實現人工繁育,苗種的稀缺性也讓鰻魚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也讓不少人看好鰻魚產業未來的市場。
“我們出口日本的鰻魚總量烤鰻一年2萬噸,然后日本鰻活鰻一年6000-7000噸,國內目前的消費量已經差不多達到總產量的60-70%,比國外還多,如果按照這個形勢繼續發展下去,有可能有一天以出口為主的鰻魚變得國內市場都不夠賣、不夠吃”,福建鰻業協會執行會長張蕉霖表示。

張蕉霖 福建鰻業協會執行會長
4.內銷潛力無限出口多元發展,鰻魚產業按下“加速鍵”
“我國的鰻魚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歐洲、東南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多元化市場開拓,出口數量逐年穩步增長。另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國產活鰻內銷數量應該有5萬-6萬噸的產量,甚至不止這個數量,趨勢一直往上走。我國的鰻魚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非常值得期待”,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會長、天馬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慶堂表示。

陳慶堂 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會長
除了繼續發力傳統海外市場,不少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通過電商、直播帶貨、進商超等方式,取得了不錯的銷量。面對內銷市場這片亟待開墾的藍海,國內鰻企開始在口味、包裝等方面進行改良,對市場客戶群進行精準定位,生產出適合中國消費者的鰻魚產品。以烤鰻代表品牌天馬科技旗下天馬食品“鰻鱺堂”蒲燒烤鰻為例,目前已在全球累計銷售超過1億條。天馬食品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創造鰻魚新的消費場景——“吃鰻魚不必去日料店,在家和辦公室也能吃到好鰻魚”,打造符合年輕人的消費趨勢鰻鱺堂蒲燒烤鰻,實現加熱即食、攜帶方便的功能,真正做到“健康、美味、便捷”的完美體驗。
而隨著國內外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海外訂單再次紛沓而至、前景廣闊的內銷市場也同樣“迎來春天”。鰻魚出口內銷兩旺,這一切,離不開中國鰻業人的努力。
如今,以智慧漁業為導向,通過科學數據分析、智能管理等方式,中國鰻業正在進一步轉型升級。陳慶堂會長分析,未來,隨著自動化、數據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綠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養殖模式的持續推進,家庭作坊式的鰻魚養殖將逐漸淘汰,規模、專業、綠色、環保的鰻魚養殖將成為主流。今后,中國鰻業也將繼續推動新能源與新漁牧的融合發展,打造可循環經濟融通全產業鏈生態開發模式,實現一二三產業三產深度融合。
陳慶堂會長相信,隨著國民收入增長、鰻魚文化的普及,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更關注食品口感和消費體驗,國內鰻魚消費圈層亦在不斷擴大。今后,中國鰻業人將繼續通過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營銷模式開拓國內消費市場,強化國鰻心智,通過“制作鰻魚文化產品、參加各地食品展、舉辦鰻魚文化節”等形式對國內鰻魚潛在的消費市場進行教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能激活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為我國鰻魚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