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混養一般為了調節水質,可放少量鳙魚、鰱魚來控制浮游生物,也可將匙吻鱘和其他鱘魚混養,但是一般不能將鱘魚和鯉魚混養,因為鱘魚搶食能力遠不如鯉魚,同塘養殖會影響鱘魚的生長。
池塘混合養殖時放養的鱘魚魚種不宜太小,每尾體重應該大于100克,放養前應對魚種浸泡消毒,一般可用2%~3%食鹽水浸泡5~10分鐘。
混合養殖的日常管理要注意巡塘,每天早、中、晚巡視池塘3次,進行水溫、溶氧的測定并記錄,觀察魚的活動狀況以及攝食情況,由于鱘魚的窒息點高,池塘缺氧時鱘魚的反應也不如其他家魚明顯,因此一定要認真觀察各種同池魚類的反應,特別是夏季高溫和雷雨天氣時更要加強巡視,以便及時制止浮頭,以防發生泛池死魚。
定期檢測氨態氮和亞硝酸態氮。如果濃度升高,應及時采取換水或潑灑沸石粉以降低其濃度,保證鱘魚的安全。如果池水pH值偏酸性,可通過采用生石灰進行調節。
夏季可采取搭設遮陽物,增加水深等方法盡量避免水溫超過30℃。每隔20~30天隨機取樣1次,測體長、體重,及時調整投飼量和進行分池養殖。高溫季節的6~9月份,每月投喂1次藥餌,每次持續約1周。用以預防各種養殖魚類的腸炎時,用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藥餌投喂,用量為0.1克/ 千克體重。
如果要持續進行越冬養殖,為了防止魚帶病越冬,混養時越冬前要用2%食鹽水浸泡所有魚,消毒5分鐘,同時進行魚病的檢查和治療。在越冬水溫降到最低前的1個月,應強化培育,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增強魚的體質和抵御不良環境的能力。只要水溫不低于5℃,都應該堅持投喂。在越冬水溫降到最低前的10~15天施用已發酵好的有機肥料培養浮游生物,使冬季浮游動物量不少于3克/立方米,施肥幾天后,把池水一次性注滿,使越冬池保持高水位,一般水深2米左右進行越冬。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