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葛洲壩下中華鱘最后的產卵場。
圖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繁殖的第一代人工中華鱘已有上百斤重。
2013年,在地球上存活了1.4億年的中華鱘沒有監測到自然繁殖。這一消息,對數量急劇衰減的野生中華鱘種群來說,無疑雪上加霜。為拯救“水中國寶”中華鱘,17日下午,長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水生所等十余家中華鱘保護機構專家,在漢緊急商討中華鱘保護對策。
每年11月是中華鱘產卵季節,專家期盼今年中華鱘能夠恢復自然產卵。21日至23日,記者赴宜昌,實地踏訪葛洲壩下中華鱘最后的產卵場。
產卵場的憂患
21日下午4時,葛洲壩下,西壩岸邊,70歲的楊師傅正在垂釣,魚簍是空的。
老人面前的2公里江段就是中華鱘最后的產卵場,葛洲壩截流后,每年11月,無法返回上游金沙江水域產卵的中華鱘都會洄游至此,在江底產卵。
楊師傅說:“我打小就在這里釣魚,兒時常看見數百斤的中華鱘,2001年以前還見到受傷的中華鱘,此后就再沒有看到。”
中華鱘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易賢超說,“以前我們還常接到漁民報告中華鱘受傷的消息,現在連這樣的消息也沒有了。”
中華鱘研究所副所長楊元金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中華鱘野生種群的數量還有數千頭,如今推測只有數百頭。
這最后的產卵場也并不寧靜。記者看到,產卵場江段不僅有船舶通航,漁船捕撈,葛洲壩壩下的江心洲上更有一道長900米、高52米的隔流堤,正好建在中華鱘產卵場上,而正在建設的廟嘴長江大橋,就建在采卵場的入口處。
易賢超介紹,由于經濟發展需要,2008年5月,中華鱘保護區從80公里江段縮小為50公里,核心區被縮小為葛洲壩壩下20公里長的江段。目前產卵場主要被壓縮在葛洲壩、廟嘴長江大橋和隔流堤之間。
馬上就進入中華鱘繁殖期,楊元金帶著研究人員早早趕到產卵場,就在上周,他們監測到一條返回產卵場繁殖的中華鱘,還有兩個疑似信號。
楊元金說,雖然產卵場的環境狀況堪憂,但2012年,他們監測到中華鱘一年里有兩次產卵,就在去年,也監測到數十頭中華鱘返回產卵場,只是未繁殖。
人工繁殖保種
就在中華鱘野生種群衰減,命運堪憂的同時,在宜昌市夷陵區的一個江心島上,一個人工繁殖中華鱘種群正在不斷壯大。
走進中華鱘研究所養殖“車間”,只見一個個圓形大池子里,一條條數百斤的大魚在水中游,猶如“水中潛艇”,它們不僅形體巨大,而且數量多達上百條。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末,人工繁殖的第一代中華鱘。
在中華鱘子二代孵化車間,記者還看到成千上萬的魚苗不斷地破卵而出,甩著透明的小尾巴,健壯歡快地游動著。
楊元金說:“我們目前已經基本掌握了中華鱘人工繁殖技術,具有了中華鱘持續多代繁育能力,這意味著可以在人工條件下,為中華鱘保種。”
實現長江生態養護
雖然人工繁殖保種技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楊元金坦言,人工繁殖并不能取代中華鱘自然種群,只是物種保護的無奈之舉,最終的目標還是要實現中華鱘自然種群的發展壯大。
為此,從1995年起,中華鱘研究所開始往長江放流人工繁殖中華鱘幼魚,補充野生種群數量,但效果并不明顯。在長江口監測估算,人工放流的魚僅占資源總量的大約5%,而目前也未明確監測到放流的中華鱘返回產卵。
多年研究保護中華鱘的長江水產所研究員危起偉也認為,衡量一個物種穩定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野生種群的狀態。如果野生種群滅絕了,即使這些養在池子里的大魚再多,它們還是人們心中生活在大海、每年返回長江繁殖的中華鱘嗎?
危起偉向農業部等部門建議,盡快實施長江全面禁漁,以減少中華鱘親本的誤捕,實現長江的生態養護。
—盡快開展葛洲壩下中華鱘產卵場及棲息地修復、重建研究工作;盡快開展長江上游梯級電站的聯合調度方案,以恢復和創造適宜中華鱘生存的水文條件,特別是自然繁殖條件。
—在長江中下游選擇合適的“夾江”或故道,建立中華鱘野化馴養基地,增強中華鱘的野外生存能力。擴大中華鱘人工保種的種群基數,增加人工繁殖苗種的遺傳多樣性。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