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腸炎主要危害草魚、青魚,在鯉魚中也有少量發生。該病常與細菌性爛鰓病和赤皮病并發,且在草魚養殖中更為明顯,俗稱草魚三病。該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極高,一般死亡率可達50%,嚴重時可能會達到90%以上。細菌性腸炎一般流行于夏季,通常水溫為18℃開始流行,水溫25-30℃出現流行高峰。引起細菌性腸炎的病原為豚鼠氣單胞菌(又稱腸型點狀氣單胞菌、點狀氣單胞菌),為革蘭氏陰性菌,端生短鞭毛,無芽孢。在PH 6-12中均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25℃,在營養瓊脂平板上菌落為圓形,能產生褐色色素,在R-S選擇平板上作篩選性分離,典型菌落為黃色。
豚鼠氣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該菌在正常水體、塘底淤泥以及健康魚體腸道中正常存在。在水體良好,魚體健壯時,少量該菌不會引起疾病,且其他器官中也未能發現該菌;當水溫較高、水質惡化、魚體抵抗力下降時,該菌在大腸內大量繁殖,隨即發病。
病魚常見離群獨游、且游動緩慢,一般體色發黑并伴有食欲減退甚至完全不吃食。解剖發現癥狀早期腸壁局部充血,腸腔內完全沒有食物或者僅僅腸道后端有少量食物,腸道粘液很多。后期癥狀為全部腸道呈現為紅色,腸壁彈性差,腸內沒有食物,有淡黃色膿液且肛門紅腫。注意發病癥狀與草魚出血病區別,草魚出血病腸道彈性較好,腸腔內粘液較少;也需注意病癥狀與食物中毒病魚的區別,食物中毒病魚腸壁充血發炎,但是腸內有大量食物,大批死亡突然出現。而細菌性腸炎死亡個體逐漸增多直至突然爆發,且發病個體腸道內幾乎沒有食物。
加強池塘管理與水質管控是預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豚鼠氣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該菌在正常水體、塘底淤泥以及健康魚體腸道中正常存在。養殖前的徹底清塘、該病流行季節水質管控、投食場周圍的定期消毒等對于預防該病得發生至關重要。該病流行季節日常巡塘時應注意是否有病魚或者死魚,及時確認塘內魚群是否潛在發病。近些年來主要的治療措施是大蒜素混合抗菌類藥物,一般為氟哌酸、環丙沙星等,再輔以生石灰全塘消毒,一般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