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稱,本月至12月將在北京等12個大中城市組織開展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以了解市場銷售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摸排水產品的主要質量安全隱患。
北京、沈陽、石家莊、濟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廣州、福州等12個大中城市都列入了檢查名單。檢查對象包括經營鮮活水產品的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比例按照餐館40%、集中交易市場40%、超市20%進行分配。同時,還要檢查重點水產品質量安全及其在經營環節違規使用違禁藥物情況。主要針對近年來部門抽檢監測問題相對突出的大菱鲆(多寶魚)、烏鱧(黑魚)、鱖魚和明蝦等4種鮮活水產品及其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養殖用水進行抽樣,對其中硝基呋喃類藥物、孔雀石綠、氯霉素等違禁藥物殘留情況進行檢驗。
各地水產品銷售情況
最近在北京,“魚”成了熱詞。北京活魚下架的原因從“水體污染”到“抽檢泄密”等,但均被官方辟謠。記者探訪北京多家超市和大型水產市場發現,現在,不少超市生鮮區活魚下架,而水產市場商鋪仍在正常售賣。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應稱,目前并未下達統一的禁止銷售淡水活魚的規定。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常年達9成以上,網傳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的傳聞不可信,部分超市停售淡水活魚屬于企業自主行為。
北京的一些原本把活魚下架的超市,這兩天又重新開始賣活魚了。中國之聲記者今天走訪了北京城區的幾家超市,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一直都有活魚賣,沒有變化,另一種是到今天仍然沒有恢復活魚銷售,售貨員表示聽說了是之前有媒體報道的檢查的原因。第三種就是前些天下架,然后恢復的:
記者:你們這活魚現在都有什么?
售貨員:鱸魚、鯉魚、五花鯉魚都有。
記者:都是今天來的嗎?
售貨員:對啊,打算怎么做的,清蒸還是紅燒啊?
記者:清蒸。
售貨員:清蒸就來鱸魚唄。
記者:最近有人來檢查嗎?
售貨員:有啊,有來抽查啊。
記者:什么時候來的?
售貨員:我們這昨天來的。
記者:檢查都沒問題嗎?
售貨員:沒問題。抽查么現在,整個北京現在都抽查,因為現在社會輿論特別大。
更多的地方,似乎市場還算平靜。
在福州市某一家大型水產交易市場,記者看到,水產品區域10多個水缸內均有活魚出售,來此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某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翁先生表示,對于福州市場沒有影響。因為食藥監管總局都在檢測水產安全問題,完全杜絕問題魚流入市場。
記者也在走訪中發現,目前西安市場水產品銷售正常,并未出現活魚下架情況,價格和供貨品種數量沒有變化。一位經營了十幾年水產生意的張姓老板告訴記者,他們銷售的活魚主要來自于西安市炭市街水產品交易市場,每次進貨時,都要仔細查看對方提供的質檢報告,才敢放心拿。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西安市西二環的方欣炭市街農副產品市場,今天天氣不錯,水產品區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很多都是帶著孩子的家長。草魚、鱸魚、鯽魚、桂魚和蝦最受歡迎。面對采訪,一位商戶大方的拿出檢驗檢疫報告給記者看,他說:“原來也沒管得那么嚴,現在開始他說要進貨單,發票什么弄全了才讓賣,沒有發票,沒有檢驗報告單都不讓賣。”這位商戶說,今年以來食藥監部門已經在他們這里抽查過三四次,前幾天集中對三文魚、帶魚等進行了取樣。
目前南京水產品市場銷售也保持穩定。在南京市建鄴區一家大型蘇果超市內,水產區域也在正常銷售淡水魚。前來買菜的市民周先生告訴記者,買菜的選擇性很多,并不擔心出什么問題。
食品安全監管人士稱:快檢是保障水產安全的有效措施
設在農貿市場里監管水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快速檢測”,被廣泛關注,水產里有沒有孔雀石綠、氯霉素、乙烯雌酚等有害物質,只需很短時間,就可實現快速檢測。
嚴有坤是福建省龍巖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管科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雖然這次龍巖市沒有被列入水產品專項檢查的范圍,但是對水產品的監管已經成為他們常態化的工作。他說,“快速檢測”改變了他們傳統的檢測形式,在檢測手段上是一個新的突破,在時效和準確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之前的實驗室檢測要三四天左右,有些甚至還只能送到省里的一些大型的實驗室檢測。現在大概50分鐘就能夠完成。
嚴有坤說:“快檢的話,因為它般涉及到前期處理,包括檢測大概要40到50分鐘左右,處理好了放進去儀器檢測大概也就是5到6分鐘左右,關鍵要前期處理,比如我們要先把它稱重啊還有切成小片啊再放進去藥水里面,比如好幾種試劑放進去,放到機器里面檢測。”
基層水產品市場監測難題
記者在河南各地采訪發現,盡管河南各地食藥監部門加大力度檢測檢查,但基層水產市場自檢環節缺人缺技術缺設備,水產品安全保障仍是一個大問題。
在河南新鄉北環牧綠市場、南環農貿市場等6大農產品批發市場,記者也發現,水產品銷售直線下滑,新鄉市食藥監局市場流通科科長朱永選坦言說,作為保障水產安全的自檢,在一些基層水產市場確實存在一些缺失:“(目前)對各個農貿市場銷售的水產品這類查它的進貨渠道,備案簽訂質量保證協議,其他的就是看看鮮活性啊,農貿市場對魚啊,海鮮類的快檢設備不足,從質量上把關這塊設備跟不上,商戶質量把關這塊,索證索票不齊全,光說在哪進的,沒有登記,追溯起來比較麻煩。”
朱永選告訴記者,雖然最近市食藥監局加強了水產方面的檢查,但由于基層食藥監所和市場的自檢力量雙雙缺失,水產安全目前還不能百分百保障:“就是大的超市能做到,其他的都沒有做到自檢,基層食藥監所面臨抽驗的經費不足、人員不足, 有些難題不可能說監管完全百分之百,有時候幾個月去一次。”
快檢是保障水產安全的有效措施,但河南新鄉百分之七十的農貿市場都未能起到作用,只有在一些較大的商場里自檢系統才能發揮其“安保”作用,進行快檢初篩。新鄉市食藥監局市場流通科科長朱永選說:“現在區和所還沒有配備到位,因為快檢是非常簡便的辦法,等抽檢,有的都銷售完了,快檢是就適合基層的監管手段”。
那如何才能讓農貿市場像大型超市一樣發揮自檢安保作用呢?朱永選告訴記者,除了技術、設備、人員跟上,農貿市場的安全意識也得加強,和農牧系統的溝通、監管也是分不開的:“市場主辦方要落實他們的主題責任,他們也必須配備一些東西,推行起來有點困難,市場主辦方要大力宣傳,提高他們食品安全意識,必須進行自檢,其他的嚴格方法就是多給畜牧農牧部門溝通,如果源頭把這個把好了,那就更好了。”
解密水產品中的違禁藥物
吉林農業大學水產教研室夏艷潔教授常年從事水產品研究工作,非常清楚攜帶違禁藥物的水產品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些藥物有一些對人體不好的方面,一個是三致,致畸形致突變致癌癥,再一個對人的神經系統有危害,另外也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有的可能是血液方面的,也有的是神經的。”
夏艷潔表示,這些不良影響與食用不合格水產品數量的多少,以及水產品本身違禁藥物含量的大小有直接關系。生活中,人們購買水產品時,是否有違禁藥物殘留固然是其質量好壞的重要評價標準,但多數購買者往往不會考慮到這一因素,但是這是其中一條,還有規格大小,體色是不是光亮,有沒有病有沒有傷,都是衡量的標準。
那么,水產品養殖過程中,為何會有違禁藥品出現?夏艷潔給出答案:“很多藥物是有出處的,在水產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曾經被廣泛使用,并且效果是不錯的,比如孔雀石綠治療水霉病,這類疾病效果是非常好的,雖然非常好,但是隨著咱們的發展,已經證明它有副作用了,有替代藥物出現,就不能用了。”
對此,農業部早已明確發文,列出了不允許被使用在食用動物身上的違禁藥品名錄,相關水產品在上市前也將接受嚴格檢查。
然而,在實際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水產品含有違禁藥物,除了個別養殖戶違規投放外,不乏養殖戶不明就里,違禁藥物意外出現的情況發生。對此,夏艷潔有著自己的猜測:“可能要追溯到原料處理問題,比如說有一些原料擔心霉變,在制成顆粒飼料的時候質量不行,能不能是在處理原料的時 候就有孔雀石綠這種違禁藥物在加工,就成為了一個疑點,因此這些藥物是怎么來的?只是懷疑是不是通過這些途徑來的。比如在魚種的購買上,這個魚種是自己培養的,還是在外邊買的,在外邊買的,原先有沒有,那誰也不知道,這個環節是不是給漏了,沒在相關部門去查有沒有這些藥物的殘留問題。”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