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9日,我國商務部代表團訪美期間,中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并停止互相加征關稅,這也一度讓部分對6月后市油脂行情看漲的投資者計劃落空,因一旦雙方加征關稅,港口大豆成本必然增加,也將提振國內豆類油脂市場走強。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辛顯明認為,其實除了中美加征關稅會帶動油價上漲外,還有些其他的利好因素值得關注,若是能把握機會,油脂還有沖高可能。
外圍市場有提振機會
根據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的指示,2018年5月17日至18日,由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和包括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成員的美方代表團就貿易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磋商。5月18日商務部發布了2018年第44號《關于終止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公告》,在談判期間表明我方立場后,中美兩國5月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稱中美經貿磋商的最大成果是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并停止互相加征關稅。這也令前期國際市場持續炒作美豆對華出口的擔憂得到極大改善,以2017年來說,我國共進口約9555萬噸大豆,其中進口美豆約3300萬噸左右,占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34%左右。美豆期價受此提振而走強對國內豆類油脂市場有一定支撐。
隨著5月8日美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決定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并恢復在《伊核協議》實施之前有效的美國制裁措施之后,美國持續威脅收緊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國際原油市場擔憂委內瑞拉及伊朗方面的原油供應,令本月美原油期貨受地緣性政治風險升級而連續震蕩趨強,就當前關系來看,地緣性政治因素短期暫無突破性進展,原油市場走強或將拉動國際油脂市場。另外,馬來西亞棕櫚油方面雖處于季節性增產周期,且據船運調查機構SGS數據顯示,馬來西亞5月1-20日棕櫚油產品出口料為745309噸,較4月同期下滑18.0%,但因近兩周市場持續炒作,馬棕櫚油出口下滑因素或利空出盡,且齋月國際市場棕櫚油需求有所改善,加之近期馬盤棕櫚油期貨上多隨原油進行調整,馬來棕櫚油市場因增產周期及出口下滑的利空因素或對國內油脂影響有限。
國內供應有望放緩
如下圖所示,本月國內沿海主要地區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均價在5610-5730元/噸調整,連豆油期貨1809合約也在5750-5850元/噸區間反復震蕩,油脂消費淡季缺乏實質利好因素。截至5月20日,國內沿海地區主要油廠豆油庫存量約120萬噸,較前一周的119萬噸變化幅度較弱,且國內豆油日均成交量約2萬噸,雖在期價相對低位時遠月基差合同有所放量,但市場現貨需求多以滿足剛需為主,廠商豆油出庫速度并未有明顯改善,國內豆油供需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目前國內油廠豆粕庫存約118萬噸,去年同期約84萬噸,多地油廠有脹庫現象,這也支撐國內豆油價格抗跌。因山東青島將在6月初舉辦上合峰會,有消息稱據日照市政府安排,日照所有油廠5月30日到6月11日必須停機,配合青島上合峰會環保要求,且青島周邊龍口、煙臺等地也有相關消息傳出,且山東地區因油廠較多且集中、貿易商交易頻繁,5月底至6月上旬期間,山東地區豆油價格很有炒漲可能,若屆時豆油期貨盤面略有走強表現,山東地區或將領漲港口豆油價格,進而帶動華北、江蘇、福建等地價格上漲,可持續關注該地區本月下旬廠商的豆油提貨情況。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豆粕庫存壓力較大,油廠挺油意愿較強,豆油抗跌且已處相對低位,下方空間有限,國內油脂市場雖處消費淡季,但也只是缺少炒作上漲的題材,美原油受助于地緣性政治風險升級而走強及山東地區油廠停機等因素均有提振國內油脂市場攀升的機會。另外有市場觀點認為,美方雖在中美磋商期間表示不加征關稅,但5月15日美方就301調查的聽證會討論結果將于6月初公布,也需謹慎觀望美方是否正式出臺不加征關稅的公告,而不是口頭宣布。短期來看,連豆油期貨1809合約將維持在5750-5850元/噸區間頻繁震蕩,下方低位5700元/噸有很強支撐,建議貿易商在盡量接近低位處適當備貨,等待市場炒作利好題材順勢走強的機會。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