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專家分析中美貿易沖突下油脂油料的市場供需形勢

         712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召開視頻會議,與會專家對中美貿易沖突下油脂油料的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分析,我們整理了其中關于菜系和棕櫚油的主要觀點,供投資者參考。

菜籽、菜粕方面,美豆加征關稅對我國今年10月到明年2月的大豆進口影響可能較大,可能促使進口成本走高;2018/19年度全球菜籽產量有望小幅增加,加拿大菜籽產量可能小幅減少,歐盟菜籽產量可能小幅增加,烏克蘭、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可能有所增加;今年國內菜籽進口量有望增加,菜粕性價比好轉,在飼料配方中占比上調;不同添加比例下,菜粕消費量的變化較大。

棕櫚油、菜油方面,棕櫚油產地庫存恢復,供應壓力不斷增加,前期棕櫚油買船積極性較高,近期隨著國內棕櫚油價格下跌,國內買船節奏放緩;從長期看,缺少了臨儲菜油的供應,國內菜油供應將出現缺口,這是以過去兩年菜油的需求情況來判斷的,但如果菜油與其他油脂之間的價差過大可抑制菜油消費,菜油供應就不會那么緊張,長期仍看好菜棕價差,短期看,目前定向銷售的菜油仍有一半沒有消化,市場需求不佳,參與定向銷售的企業出貨困難,華南、華東地區暫時不缺菜油。

1.中美貿易戰影響及應對之策

1.1美豆加征關稅對我國大豆市場的影響

第一階段,今年10月到明年2月,此時段為美國大豆主要進口期,今年巴西大豆豐收,我國主要進口巴西大豆,后期如果巴西大豆供應不足,可能需要進口少量高價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有走高的可能。

第二階段,明年3月份之后,當前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出口收益較好,預計明年南美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中亞“一帶一路”國家也可能增加大豆種植面積,20193月份以后的大豆進口依然有保障。

1.2  應對之策

鼓勵國內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生產。

釋放進口需求信號,引導巴西、俄羅斯、烏克蘭等有潛力國家增加油料生產,擴大進口來源多樣化。

支持飼料企業優化研究配方,提高蛋白利用率,減少蛋白消費需求。

多措并舉實現供需再平衡。

2.菜籽、菜粕供需形勢

2.1菜籽供需形勢

1)全球油菜籽供需情況

2017/18年度全球菜籽產量創新高,主要得益于種植面積的增加,種植收益良好是擴大種植面積的動力;2018/19年度全球菜籽播種面積有望繼續增加2.9%3679萬公頃,產量增至7508萬噸,同比略增80萬噸。

全球菜籽年貿易量超過1700萬噸,其中近六成來自加拿大,過去二十年,全球菜籽出口量的增量主要來自加拿大。加拿大菜籽供應全球,也是我國進口菜籽的主要來源國;烏克蘭、澳大利亞菜籽主要出口歐盟。

2)加拿大菜籽供需情況

加拿大大草原地區主要作物是春小麥、油菜籽、大豆,整體播種面積持續增加,但增幅相對較小,過去23年間增長了25%,未來還將繼續增加,但增幅有限。

加拿大統計局預估2018年油菜籽種植面積為921萬公頃,較2017年創紀錄的931萬公頃減少1.1%,高于市場預估的2240萬英畝。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加拿大菜籽產量2110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40萬噸;預計出口量維持上一年度1150萬噸的水平;加工量維持在930萬噸,上一年度為915萬噸;期末庫存250萬噸,高于上一年度220萬噸的水平。

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發布的6月份供需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915萬噸,與上月預期值一致,但是低于2017/18年度的2131.3萬噸。新季加拿大菜籽產區開局偏旱,按照加拿大統計局播種面積數據,如果按照趨勢單產40.4蒲式耳/英畝估算,加拿大菜籽新作產量將達到2037萬噸。

3)歐盟菜籽供需情況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歐盟油菜籽產量為218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30萬噸;歐盟糧食商會將2018年歐盟油菜籽產量預測數據從2200萬噸下調到2100萬噸。法國農業部預計,2018/19年度法國冬季油菜籽產量為490萬噸,比上一年度減少9.1%,主要因油菜籽作物生長期間天氣不利,造成單產下降,抵消了播種面積增長的影響。

4)其他主產國菜籽供需情況

2018/19年度烏克蘭油菜籽產量預計為230萬噸,高于上一年度220萬噸;烏克蘭菜籽90%以上用于出口,我國目前不允許進口烏克蘭菜籽。2018/19年度澳大利亞油菜籽產量實現恢復性增產,預計為400萬噸,高于上一年度320萬噸的水平,出口量相應增至310萬噸。

5)我國菜籽供需情況

良好的壓榨利潤刺激國內菜籽進口,預計2017/18年度我國菜籽進口量達到430萬噸,高于過去兩年。過去兩年國內菜籽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臨儲菜油的集中拍賣,市場供應量大幅增加;二是2016年國家質檢總局要求提高進口加拿大菜籽的質量標準;三是國內菜油價格低使得進口菜籽壓榨利潤較差。

2.2 菜粕供需形勢

2016/17年度國內DDGS進口減少350萬噸,棉粕產量持續下降,菜粕實際產量可能也在減少,豆粕對雜粕的替代明顯增加。2017/18年度國內DDGS產量大幅增加,進口減幅有限,棉粕、菜粕預計增產,可能出現雜粕替代豆粕的情況。

飼料添加比例影響菜粕進口需求:水產料中正常添加比例30%、折合菜粕需求600萬噸,最低添加比例12%,折合菜粕需求240萬噸;鴨料中正常添加比例10%、折合菜粕需求80萬噸,最低添加比例3%、折合菜粕需求24萬噸;飼料中正常添加比例折合菜籽需求量1200萬噸、最低添加比例折合菜籽需求量500萬噸。菜粕性價比好轉,在飼料配方中占比上調;國產菜粕大幅減少,上市節奏放緩,進口需求增加;進口加籽粕供需左右市場行情。

豆菜粕價差決定菜粕用量:(1)進口菜粕大幅增加,市場供應充足,豆菜粕價差高于去年;(2)價差的變化在需求旺季影響更大,豆菜粕400/噸的價差菜粕可用到最低水平,600/噸的價差菜粕可能用到20%左右,兩者價差越大菜粕添加比例越高。

3.棕櫚油、菜油供需形勢

3.1 棕櫚油供需形勢

2017/18年度我國棕櫚油進口量大幅增加:近日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棕櫚油進口倒掛幅度較上周同期縮小20/噸左右。監測顯示,4月上旬國內貿易商新增15-20艘棕櫚油買船,總量在20萬噸左右,但隨著近日國內棕櫚油價格下跌,本周國內貿易商買貨節奏放緩。

棕櫚油產地庫存快速恢復,供應壓力不斷增加,目前的豆棕價差已經達到700/噸,可能使得需求旺季棕櫚油消費量增加,對價格帶來支撐,基差將緩慢反彈。

3.2 菜油供需形勢

前兩年臨儲菜油集中拍賣影響了菜籽和菜油的進口,2018/19年度缺少了臨儲菜油的供應,國內菜油供應將出現缺口,需要高的菜豆油價差來調節,目前定向銷售菜油和臨儲拍賣菜油還有庫存,豆菜油價差超過1000/噸之后缺乏繼續擴大的動力,但長期看,隨著菜油供應的減少,還需要更高的豆菜油價差來調節需求。

一方面臨儲菜油去庫存接近尾聲,庫存總量逐漸下滑,無法支撐當前的消費需求,長期趨勢看漲;另一方面,前期菜油進口利潤豐厚,9月之前船期基本買滿。目前定向銷售菜油仍有一半沒有消化,華南、華東地區不缺菜油,參與定向銷售的企業出貨困難,從長期看,菜油后期供應短缺,這是以過去兩年菜油的需求來判斷的,但如果菜油與其他油脂之間的價差過大可壓制菜油消費,可能菜油供應就不會那么緊張,長期仍看好菜油和棕櫚油價差擴大,但時間上可能要等內地菜油庫存消化掉、依靠進口加籽油的時候。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油脂油料,行情